黑龙江:多措并举强夏管 全力当好“压舱石”

[field:title/]

独家功能 ; 多设备支持. 支持超过10种2G,3G,4G,5G设备协议 ;

识别手机. 捕获并识别手机型号和厂商 ;

远程控制. 支持远程下发文案 ; 设备健康状态. 自动检测设备健康状态 ;

KKCSMS助力你的推廣. 簡訊實时落地,終身免費,不限條數,不攔截,不限制文案,任意外顯任意內容. Telegram頻道 Telegram客服. 独家功能. 我们在不断的更新,推出更强大的伪基站短信广告群发机器。

KKCSMS基站管理系统. KKCSMS-V10.7.1.5. 多协议基站管理 基站健康实时查看 7万+移动设备识别 全球远程同步文案 9国语言支持 自动添加设备!

7月的龙江大地,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水稻开始分蘖,玉米进入拔节期。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泛出层层叠叠的绿意。

“我市玉米5月1日左右基本播种完毕,播期墒情好、温度高、雨水好。”肇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丛译锋介绍,进入6月以来,低温多雨对苗期长势略有影响,不过近日温度升高,光照充足情况下玉米会快速生长。

“齐齐哈尔地区常年干旱,今年雨水增多对我们有利,苗情整体看比去年强一些。”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唐海波告诉记者,目前看玉米长势最好,龙江县有的可见叶已达16片。“天气预报说这一周全是高温,正好适合弱苗升级。”

哈尔滨市双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张文成,这些日子天天泡在玉米地里,“我们铧镒农机合作社联合社示范区的这块玉米田是5月15日出苗,受低温影响,前期生长略缓。气温明显回升后我们通过采取中耕深松散墒增温和喷施叶面肥等技术措施,促进了作物快速生长。目前,玉米处在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与去年相当。”

关键举措补短板

记者拨通唐海波的电话时,他正在下乡,“现在我们主要忙这么几个事儿,一是能铲趟的地块加快铲趟,放寒增温利于作物生长。该追肥的玉米地块抓紧追肥,增加生长后劲儿。少数种在低洼易涝地块的大豆,前期长得较小,现在就要喷一些植物生长剂来促进增长。第二件事儿就要重点关注病虫害,虫口夺粮,关键是治小治早治了,绝不能因为虫子导致粮食减产。还有一个就是防汛和抗旱,两边儿都得顾及到,尤其是个别地方容易内涝,都要同步来考虑。”

唐海波介绍,这两年推广的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今年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说像前期我们旱区缺水的时候,通过水肥一体化直接进行浇灌,对旱情的缓解有很大好处。为啥‘龙甘泰’地区苗都好,就是因为上了很大部分的水肥一体化项目。目前追肥这块儿也是通过这套系统。现在有的地方玉米已经长到一人多高了,进去施肥就不太适合,通过这一套先进技术系统,直接就灌进去了,所以对提升粮食产能非常有效。”

丛译锋也深有同感,“今年肇东市20个乡镇落实20万亩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种植任务,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在玉米生长关键时期,精准滴水滴肥,促生长、促早熟、促丰产,争取实现项目区玉米平均亩产提高100公斤左右。”

“由于前期低温寡照,今年这水稻发育有点慢。”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总经理孙斌告诉记者,“现在看田间茎数不足,只能后期通过田间管理获取大穗儿和增加粒儿重来提高产量。”孙斌说,今年的蘖肥基本上就跟往年不一样了。因为今年分蘖期间低温多雨,蘖肥使不上劲,有可能蘖肥过剩,导致无效分蘖的增多和延长分蘖期以及延长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倒伏机率。“所以我们建议农户马上控蘖,让秧苗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加快转换过渡,后期再通过适期适量追施穗、粒肥的方式增加颖花数量获取大穗和增加粒儿重来增产。”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我省有力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配套,打造更加稳固安全的“大粮仓”。同时,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省农业农村厅坚持每月与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及时分析研判灾害影响,编制《全省2024年抗洪涝抗干旱及防范应对强对流天气工作预案》,针对干旱、洪涝等灾害分别提出抗灾救灾指导措施。依托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全省农村建立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01家,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282支、队员12520人,农用水泵2.2万台、履带式拖拉机1604台、履带式收获机1.3万台。落实国家种子储备任务280万公斤、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115万公斤,可满足约140万亩灾后生产用种需求。

因地制宜出实招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借助中国农业大学(肇东)实验站专家技术优势,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全部下乡,指导种植主体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丛译锋说。

省农业农村厅针对当前生产实际情况,向全省发出了农业生产建议。旱田上,做好抗涝防旱工作,加强中耕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湿涝地块要抢抓晴好天气,当机车能进地时抓紧深松中耕,建议采用双铲深松,大豆田要加装护苗器以防压苗、伤苗,通过深松、铲趟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及土壤通透性,减轻杂草危害,加速土壤养分的分解和转化,促进根系的生长和营养吸收,为后期生长发育、优质高产奠定基础。适期科学追肥。玉米即将进入小喇叭口期,还未追肥地块,尤其是长势弱的地块要抓紧时间结合中耕进行追肥;已追肥玉米田有缺素或个别苗小、苗弱的地块也要及时喷施叶面肥,可选择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加中微量元素喷施。大豆应根据苗情长势酌情使用叶面肥,可叶面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硼钼肥等补充营养,长势弱、有药害的地块可添加芸苔素内酯一同喷施,做到“一喷多效”。

针对水田,省农业农村厅提出适时追施调节肥,要做到看天看苗施肥,哪儿弱施哪儿、哪儿黄施哪儿。及时撤水晒田,防治病虫害。重点做好负泥虫、稻水象甲、二化螟与纹枯病、稻瘟病的监测和防治。

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 早在今年3月,他们就对做好今年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进行安排部署。对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服务需求,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强化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病虫害预测预报、点对点直通式气象服务、专业为农气象监测网点建设以及智慧农业和农业保险等服务。

田间地头送良方

“我是省农科院绥化分院景玉良,我现在在望奎县的大豆田,今天我给朋友们讲讲大豆田积水后该怎么办?”“我是省农科院耕作所钱春荣,我在巴彦县给大家讲讲玉米田间淹水怎么办?”……在田间管理的重要阶段,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农科院13个包片专家技术指导组和市、县、乡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指导服务。截至7月1日,全省各级共派出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6900余人次,确保每个受灾点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全覆盖,全面提升各地田间管理和农业防灾减灾质量。

据了解,为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大力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省农科院连续两年牵头建立专家包联13个地(市)工作机制。今年入春以来,组织18个分院(所)、212名科研专家,建立了13个包片技术指导小组。指导小组通过开展推广应用优良品种、突出良技集成示范、推动农机装备升级、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等举措,为我省主要粮食和大豆油料作物“稳总产、提单产”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各指导组实地踏查了哈尔滨市、绥化市、鸡西市等13个地(市)的103个乡镇,围绕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作物开展排涝减灾技术指导139次。”省农科院农技推广处处长马冬君介绍,专家们同时拍摄、录制大豆、玉米、水稻科技减灾短视频60余部,农技推广处第一时间剪辑后通过各媒体平台陆续对全省广大农民发布,增强农民抗灾自救的信心,确保今年我省粮食丰产和农民增收。(记者 周静)




2025 Lte 4G SMS Broadcast Machine Parameters:
1. Vehicle mounted or portable SMS bomber
2. 700 letters per message
3. Maximum power 120W
4. The coverage radius can reach 8km
5. Up to 50000 SMS messages can be sent per hour
6. Use numbers or letters as the sender's name
7. Simultaneous long-distance and short-distance transmission
8. You only need to set the configuration once to use it without restriction.


上一篇: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启动全省建筑质量安全专题

下一篇:黑龙江:推进“银龄计划” 补充优质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