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思政+” 打造一体化铸魂育人新格局

[field:title/]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长期以来,河北省教育系统始终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2024“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的通知》,即日起,人民网、河北省教育厅联合推出“学习新思想 育人启新篇”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河北省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师德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人民网记者: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您所在学校的发展情况。

马瑞华:作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城市中学,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已走过77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一中人恪守“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校训,秉承“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规则意识、行业领袖”的育人目标,综合办学水平跻身全省示范校前列。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校园。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供图

我们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持续推动党建工作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强党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学校成为首批“河北省中小学校党建示范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党委连年获评“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中培养的学生以“双高素养”享誉全国,这得益于学校构建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以及“双色”育人模式,通过“文化浸润”“课程滋养”等六维路径,全面呵护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研发了“生命的教育”课程体系2.0,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追求的三层次四领域课程体系,更好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2023年学校荣获第十二届河北省政府质量奖,首开省内学校获奖先河。学校还积极创建“学科教研共同体”,成为全国唯一以“区域学科教研”带动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部典型案例。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建立了扁平高效的“级部中心制组织系统”,成立信宣、课程、学生等管理中心,建立新范式下的“操作标准体系”。2020年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普通高中国家级示范校”,6项教育教学管理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人民网记者: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您所在学校是如何做好“大思政课”的。

马瑞华: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多年来坚持系统规划,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包含“课程+”“课堂+”“实践+”“场域+”为组成部分的“思政+”协同一体化育人模式,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打造了一批批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堂,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铸魂育人实效。

一是立足“课程+”,编制课程纲要,实现“科科融思政”。系统编制《课程纲要》,协同分析、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分段分课程统筹推进全流程要素管理,保证思政工作的连贯性和规范性,脉络清晰明了,让学生经历系统化、层递式的学习,全方位、全过程、各环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推进思想课理论入耳入脑入心。《课程纲要》中针对学校15门学科的不同学科特点,设置规划了584个课程思政融合点,结合各学科优势和资源,实现有机融入,在全学科、全过程中润物无声铸魂育人。

二是立足“课堂+”,纵横协同研修,实现“堂堂大思政”。将好的课程体系落到实处,关键在课堂。我校积极与南开大学、石家庄学院、47中、柏林庄学校等不同学段的学校积极开展“协同共研”、集体备课会、学校“手拉手”协作研学等方式,构建大中小思政教研“师师共研”与资源共享,提升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助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同时,横向开展京津冀思政一体化研修,汇聚各地育人“大能量”。我校与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十三中,天津南开马院、雄安新区雄县中学等开展联合教研,通过“专家导课、名师说课、同课异构、多方评课”多方联动,打造京津冀思政一体化精彩课堂。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思政课堂。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供图

三是立足“实践+”,丰富“中国梦 学子行”主题活动,实现“事事悟思政”。近年来,我校不断丰富“中国梦 学子行”主题实践活动的内涵,开展了许多融合一中“红色根脉”与“中国梦”的主题活动,比如“青年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五四活动;“满天星”志愿服务活动;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开学第一课“祖国在我心中”;“中秋国庆日 家国学子行”活动;“韶华如歌,歌唱祖国”校园歌手大赛;国防、党史知识讲座;强健体魄军事训练等。

四是立足“场域+”,深挖红色资源,实现“处处有思政”。用好区域资源、校本资源,深挖红色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课底蕴,以革命文化培育思政课红色底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思政课活力,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拓展与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也让区域文化、学校文化资源“活”起来,让红色文化、改革故事、课程基地、场馆成为铸魂育人的“大课堂”。院士专家进校园、致知大讲堂、科技节、实验室探秘之旅,充满正能量和感染力。借助“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亲历中国历史故事,增强“站起来”的历史自信,亲历中国改革故事,增强“富起来”的现实自信,亲历新时代中国故事,增强“强起来”的未来自信。

总而言之,石家庄一中以课程为引领,深入挖掘各学科知识体系,协同建设课程思政、“大思政”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育人;以大中小纵向思政一体化与京津冀横向思政一体化建设为策略,建强思政队伍,夯实思政课育人主阵地;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多元立德树人教学实践路径;深挖各层各面红色资源,营造多维度育人氛围与文化。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开展的思政教育活动现场。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供图

人民网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部署。请您谈谈对这方面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马瑞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加快构建育人新格局。

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下一步要针对每个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系统完善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比如,要利用我们河北、我们石家庄的红色资源优势,更好发挥“大思政课”的育人优势,让学生在“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中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

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切实将五育并举的要求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丰富课程带来的乐趣。我们石家庄市第一中学还设有劳动教研室,让学生在动手中去放松自我,体味劳动的乐趣。我们给学生提出高中阶段必做的26件事,让学生在五育融合中去提升自己。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开展的体育活动。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供图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同时坚决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地位待遇,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上一篇: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下一篇:改革创新思政课  培根铸魂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