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四川省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规划纲要》,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有关工作。会议要求,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树牢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聚焦聚力抓好《规划纲要》的学习宣传和推进实施,加快把国家政策红利转化为四川发展实效,以实际成效服务国家战略全局。
内联外通,打造“三个1小时”交通圈
今年国庆前夕,重庆和四川同时宣布,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启动。这条我国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等级高速铁路,建成后将再次刷新成渝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推动成渝两地一体化发展。
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列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的综合立体交通“第四极”,成渝综合交通势能进一步提升。一年多来,四川着力提升内联外通水平,优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全力打造高水平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成渝高铁提速改造后实现350公里/小时达速运行,川渝间布局的25条高速公路通道已建成通车13条,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558公里……四川加快构建成渝“双核”之间、“双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以及成都都市圈“三个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的努力,正逐步成为现实。
6月27日上午11时25分,川航3U8001次航班腾空而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首航时刻,成都自此进入“双国际机场”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加速提升。
四川省交通厅负责人说,川渝通道建设将拓展我国南向西向开放的新格局,实现陆路交通由“扇形开放”向“360度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携手共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中,四川强化体制机制创新,面向国内外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在成都正式揭牌,标志着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进入了由谋划布局到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围绕共建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推动川渝高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等联合实施重点技术研发项目15个。
两地携起手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8月,随着铜遂人才共育园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2021年川渝合作共建的67个、总投资1.57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已开工64个,开工率达95.5%,累计完成投资1783.7亿元,其中今年完成660.5亿元。
在四川广安与重庆渝北交界处的川渝高竹新区,一片整齐的厂房拔地而起。目前,这里已累计入驻企业158户,竣工投产61户,规上工业企业33户,实现工业产值47亿元,成为双城经济圈中一颗闪亮的新星。
“川渝高竹新区,是川渝两省市深化合作的历史性选择,是落实党中央部署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区。”高竹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一体化服务,群众生活更便捷
今年7月22日,川渝电子健康卡互联互通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自此,无论是在四川还是在重庆申领的电子健康卡,都可以在对方的医疗机构实现“扫码就医”“一码通用”。传统就医模式下“一院一卡、重复发卡、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等堵点、难点问题一举得以破解。
此前,川渝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共同实施了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六大便捷生活行动,推出了16条便民事项。两地推动公共服务政策协同,以“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赋予了两地人民群众更大的生活空间、更多的就业选择、更亲的人缘关系。
目前,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主城公共交通已实现“一卡通”“一码通乘”,重庆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已全面实现带有“交通联合”标识公交IC卡在全国互认,市民持“交通联合”IC卡可在川渝地区公共交通刷卡出行。两地还在全国率先成功开通遂宁至潼南、泸州至永川、武胜至合川等8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
一体化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事项由“两地跑”变为“一地办”,人才跨区域流动也更加便捷。两地依托四川人才网和重庆市人才公共服务专栏,实现“档案存放点查询”和“依据档案记载出具相关证明”两项业务互通共享。截至6月底,两地共向流动人员提供网上服务5329人次,互转档案4831份。(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上一篇:最受益的是“山里娃”
下一篇:第四届进博会首批展品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