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军:推动半导体产业实现再全球化

[field:title/]

独家功能 ; 多设备支持. 支持超过10种2G,3G,4G,5G设备协议 ;

识别手机. 捕获并识别手机型号和厂商 ;

远程控制. 支持远程下发文案 ; 设备健康状态. 自动检测设备健康状态 ;

KKCSMS助力你的推廣. 簡訊實时落地,終身免費,不限條數,不攔截,不限制文案,任意外顯任意內容. Telegram頻道 Telegram客服. 独家功能. 我们在不断的更新,推出更强大的伪基站短信广告群发机器。

KKCSMS基站管理系统. KKCSMS-V10.7.1.5. 多协议基站管理 基站健康实时查看 7万+移动设备识别 全球远程同步文案 9国语言支持 自动添加设备!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在第二届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上发表题为《半导体产业的再全球化》的主旨演讲。他表示,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已被中断,在全球化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中国应重新认识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积极维护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完整性,并身体力行地推动半导体产业实现再全球化。

半导体全球供应链正遭受破坏

在魏少军看来,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诞生是人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过去三十年,随着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相关产品技术也逐步实现统一,推动了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和半导体供应链的全球化。尽管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受到包括成本、交货期、能力、技术、市场、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根本动力的驱动下,半导体供应链通过“政府默许,产业推动”的方式逐步实现了全球化。2006年,随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加入世界半导体理事会(WSC),半导体全球供应链补齐了市场这一最后短板。之后,在中国的积极参与下,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不断完善,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稳步增长。据统计,2006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销售规模为2477亿美元,而2022年达到了5741亿美元,增长了131.8%。而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中国进口集成电路的价值2013年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2017年超过3000亿美元,而到2021年则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进口集成电路的全球占比从2012年起一直超过60%,最高时超过80%。中国在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从此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确实为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毫无疑问,中国既是全球化过程的参与者、受益者,同时也是贡献者。

然而,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已被中断,半导体全球供应链正在遭受人为破坏。魏少军指出,先是美国政府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造成了全球半导体生产秩序的紊乱,后叠加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冲击,又受到产业周期的影响,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芯片短缺。美国政府出于打压中国的目的,利用这一机会尝试将中国排除在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之外——先是通过《芯片与科学法》限制其它国家的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发展,继而联合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搞所谓的“芯片四方联盟”,又压迫荷兰、日本出台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措施,想方设法把中国排挤出半导体全球供应链。

与此同时,美国奉行的“美国优先”策略和在全球芯片紧缺时采取的一系列压迫措施和手段,也让半导体产业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忧心忡忡,纷纷推出自己的“芯片法案”,事实上启动了半导体领域的“军备竞赛”。由于WSC的6个成员国和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占全球的95%,这个“军备竞赛”也必然是全球性的。“如果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自己搞一套,最终的结果一定会使全球化停滞,也一定会使半导体全球供应链出现碎片化,这是必然现象。”魏少军直言。这也就是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所说的“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几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恢复”这句话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没有人怀疑,一旦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不存在,所有人都是输家。

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同样的,在全球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半导体产业也必然会面临严峻挑战。魏少军表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主要模式是“设计-代工”。这一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在全球寻求最佳的资源配置。如果全球化的前提不存在,这一模式就只能是本地或区域资源配置,优势将被大大削弱。

魏少军告诉记者,进入新世纪以来,借助全球化,国产集成电路产品的进步非常明显,全行业销售收入从2004年的81.5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156.2亿元,增长62.3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9%,与同期全球6.3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相比快了3.1倍。但同期市场需求的增长更快,因此国产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产芯片的销售收入以价值计算仅占国内市场需求的41.4%,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仅为13.6%,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与此同时,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外资在华企业的增长占了我国半导体制造业增长的很大比例。随着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不断加大,内资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放缓,虽然年均复合增长率还有14.7%,远不及外资企业30%的增长率。随着半导体产业全球化进程被中断及半导体全球供应链被破坏,不仅内资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也会影响到芯片设计业的发展。

推动半导体产业实现再全球化

“半导体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魏少军表示,中国半导体产业处在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到中国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之道。

在魏少军看来,中国的超大芯片市场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中国和世界的相互依赖度有可能出现再平衡,但大趋势不会变。他提出,要在实现自立自强的基础上,推动半导体产业实现再全球化。“别人越是打压我们,我们就越要自立自强。但自立自强不等于自我封闭,而是要想方设法打破封锁和遏制。”他认为半导体产业再全球化的核心是团结一切愿意合作的国家和企业,围绕中国的大市场再造全球化。如果说之前的全球化是以分工为主要特征,那么再全球化将以合作为主旋律。过去二十年,在半导体产业全球化和半导体供应链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更多的是参与,缺少主导权,那么在再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角色需要发生根本转变,去扮演重要角色并有所作为。

魏少军认为,中国要承担起再全球化的重任,关键在于实现半导体科技的自立自强。当前,中国的半导体企业的总体情况并不乐观,根据对135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年报分析,平均毛利率只有39.1%,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4.3%;而对在科创板上市的62家芯片设计企业的分析表明,虽然研发占比达到了20.8%,但毛利率只有34.2%。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刻不容缓。

在逆全球化的风潮下,寻求发展的唯一路径是创新。魏少军表示,在保持开放合作态势的同时,要在传统市场之外开辟新赛道、拓展新空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每辆汽车芯片的平均数达到934颗,电动汽车1459颗,这意味着车规芯片将是未来的战略必争之地。此外,人工智能是不可错过的一场盛宴,发展高算力、低能耗和高能效的人工智能服务器芯片将成为一种必然,是一大发展方向。这些新赛道和新空间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再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实力,也必然会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对冲逆全球化的影响。

最后,魏少军也乐观地表示,尽管半导体产业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尝试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但没人会忘记中国这个大市场。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纽菲尔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就明确表示: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我们不能缺席。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警告:如果我们被剥夺了中国市场,我们是没有应急措施的,“(世界上)没有另一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他表示,中国市场不可代替;若无法与中国进行贸易,美国企业将受到“巨大的损害”。而欧洲半导体巨头意法半导体近期则宣布与三安光电在重庆合资建设8英寸SiC工厂。这些都表明,面对中国这个大市场,明智的企业家们是不会轻言放弃的,这也意味着再全球化有着广泛的产业共识基础。

魏少军总结说,半导体产业的再全球化符合全人类的利益,也是遵循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律的“人间正道”。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再全球化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全球同仁的共同努力。




2025 Lte 4G SMS Broadcast Machine Parameters:
1. Vehicle mounted or portable SMS bomber
2. 700 letters per message
3. Maximum power 120W
4. The coverage radius can reach 8km
5. Up to 50000 SMS messages can be sent per hour
6. Use numbers or letters as the sender's name
7. Simultaneous long-distance and short-distance transmission
8. You only need to set the configuration once to use it without restriction.


上一篇:46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专家解读

下一篇:推动行业创新突破 业界聚焦电力建设行业绿色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