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道贯穿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持续延伸……村路通到了群众家门口,通进了村民的心坎儿里。今年哈尔滨市农村公路建设紧紧围绕省农村公路三年行动,以解决事关农村群众安全出行及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重点,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以为百姓创造更加便利的通行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通过推动乡镇通三级路、建制村通双车道、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和危桥改造等措施,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今年,哈尔滨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755公里、危桥改造38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11公里,打通了百姓出行“最先一公里”,解决了百姓出行难、运输难等问题,一条条蜿蜒于青山绿水间的“四好农村路”,正以全新的姿态给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增色添彩。
“路修好了,机械进村方便,客商进来便捷,粮食的价格比往年都能提高一些呢。”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团结村村口,吴大姐喜笑颜开。
她口中的路正是村门口的这条团结路。团结路作为团结村通往外界的重要出口,连通三环“大动脉”,牵动本村道路“微循环”,是团结村交通运输重要通道,这条服役了近20多年的水泥路,如今破损严重,成为摆在村民面前的“烦心路”,每到秋收时节,大型收割机械难以进村,粮食运出也不方便。
对此,今年哈尔滨市将该路段纳入改造范围,在哈尔滨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哈尔滨市全力推进村路畅通工程,抢在秋收前完成主要路段修建,解决了农村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提升农产品集散和运输效率,铺就了农产品销售的”快车道”,使得团结村的鲜食玉米最快当天就能呈现到市民餐桌上。
“现在路修好了,尘土飞扬、坑洼积水的泥泞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通了公交车,去哪儿都方便,真是感谢政府。”香坊区团结村村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硬化的是道路,通达的是民心。道路建设过程中,哈尔滨市交通运输部门始终牢牢把握百姓实际需求,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理念,把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交通作为重点方向,翻修道路的同时,打造乡间道路亮化工程,同时在路边种植花卉1万余株,用花海公路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公路,一端连着经济发展,一端连着民生改善,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动脉”,也是牵动民心的“神经末梢”,更是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团结之路、幸福之路。为加速推进哈尔滨市农村公路建设,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工作专班,监督指导各区县(市)对标对表项目计划,落靠配套资金来源,逐项抓好项目落实落地。五常市、通河县、依兰县等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巴彦县、尚志市、方正县等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和年度绩效考核指标,落实责任分工,实行联合联动机制,全力保证项目快速推进落实。
在推进过程中,哈尔滨市专班严格落实建设周报制度,紧盯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指导建设单位倒排工期,抢抓施工黄金期,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调度频率,对于进展缓慢的区县(市),采取约谈交通局主要领导、下发通报政府等方式,强力推进建设。
哈尔滨市农村公路建设也有效盘活了地区资源,激发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村公路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提升了沿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哈尔滨市农村公路相继改造通车,农村公路串联起哈尔滨市周边的农业产业园,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大棚瓜菜、禽畜养殖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规模化开发和优势产业带的形成,哈尔滨市农村公路已成为‘以路促农、以路带富、以路兴业’的加速引擎。”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公路的建设也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物流与电商深度合作,降低物流成本。“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成为常态,有力带动了哈尔滨周边五常市大米、尚志市蓝莓、通河县大榛子等特色农产品向外输出,运营的便利让农特产品快速销往大江南北,农村地区正在逐步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