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成文化名家工作室5000多家,组织活动5万余场
转角可遇,“文化客厅”温润人心
“咱的兴趣班又上新了!”1月9日下午,石家庄多家名家工作室热闹非凡。河北省文联文化名家工作室揭牌暨集中授牌仪式分别在武惠安音乐家工作室、赵云旺燕赵民间文化遗产传习工作室、刘立勇美术家工作室等多个“分店”举行,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又添新成员。
在武惠安音乐家工作室授牌仪式上,卢敬爱舞蹈家工作室、袁冀民曲艺家工作室等多家工作室被同期授牌。这么多“名师班”一同挂牌,68岁的张荣花阿姨兴奋不已,一个劲儿地说:“我们原来都是自娱自乐,以后学啥都有‘大教授’啦!”
年头岁尾,很多市民在享受跨年的喜庆热烈氛围时,转角“遇见”了一个个文化味十足的“高端定制”大礼包。文化名家工作室这些开在家门口的文化客厅,纷纷用特有的方式给大家呈上自己的心意和新意。
2024年元旦当天,石家庄市维明南大街任源艺术空间举行的“文化名家陪你过新年”活动热气腾腾。“大家看,早在战国时期,河北人就创造了一个会飞的应龙,就是它!”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绘声绘色讲述着生肖故事,收获一众“迷弟迷妹”;手指翻飞处,栩栩如生的“中国龙”跃然眼前,石家庄市非遗项目行唐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赵成龙在展示剪纸技艺的同时,还不忘教大家学几手,在场众人纷纷拿到了自己的“龙年高定文创”;河北梆子名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桂云高亢的唱腔跟“瓜子乐队”创办人、音乐人聂永的“摇滚范儿”相得益彰,让参与者得到了一份难得的沉浸式学习体验;省文联副主席、书法家任源联手书法家、篆刻家李国良现场挥毫,一幅幅带着喜庆劲的“龙”“福”等书法作品,把文化的福气带给大家……
“有地儿听、有地儿学、有地儿唱,还有那些难得一见的‘角儿’给自己一对一辅导,我们戏迷的开心谁懂啊?”河北梆子票友李旭展示着手机里的照片,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最近的“赶场”经历:“这是(2023年)12月28日,在许荷英戏剧家工作室,票友们大显身手,有唱《我生在庄稼院》的,有唱《洪湖赤卫队》的,许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们校准,这种机会真是难得;这是(2023年)12月29日,河北梆子名家雷保春老师在跟他爱人寇玉双老师,还有河北梆子大青衣李夕果老师在个人戏剧家工作室表演和指导;这张是前些天邱瑞德老师在河间参与名家工作室走基层、进乡村、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现场……”
李旭展示的只是河北省文化名家工作室打造的“节日限定款”中的一个缩影。元旦前后,祁海峰美术家工作室除组织美术家进社区、进校园外,开展的长城主题创作现场观摩等活动让体验者切身感受到了“大师们的创作火花哪里来”;中国书协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刘月卯带领他的书法家“小分队”为其书法家工作室周边的社区居民送“福”上门。2023年12月29日下午,郭海博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迎来16名残障儿童参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海博和女儿郭墨涵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了铁板浮雕的制作流程和工艺特色。
如何真正对接群众需求,让文化惠及更多群众,让最普通的你我他也能享受到“诗与远方”?河北探索成立的文化名家工作室给出了答案。
工作室主打惠民便民,老百姓出门便到,抬脚就进,“工作室所在的地儿不求高大上,就是一个方便”“人家有City walk(城市漫步),咱是City read(城市阅读),总之怎么痛快怎么来”“文化客厅啥意思,不就是咱老百姓自己家的活动场所吗”……石家庄市区建起的第一家文化名家工作室任源艺术空间,就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烟火生活——开在临街茶社里、紧邻各色小店、周边都是居民区,可以辐射10个生活小区6200多位居民,大家真的是买个菜转个弯顺便就到……像任源艺术空间这样的文化名家工作室次第落成,在这烟火人间的各个角落蓬勃生长。
“工作室讲究‘各美其美’,既有共性标识符号,更有自己的风格特性,全省各地的文化名家工作室根据自身特点和百姓需求各有高招。”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孙雷说,比如石家庄探索形成打造式、植入式、就地转化挂牌式三种建设模式;承德市探索出1名领衔人、1处固定场所、2名成员、多场活动的“1+1+2+N”的建设方式;保定市构筑以文化共享和文明浸润工程为统领,以空间打造、名家动员、政策扶持为支撑的“1+3”工作体系……
文化名家工作室要建设好,离不开优秀文化人才与大众的“水乳交融”“双向滋养”。河北省在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上不断摸索前进,推动文化名家工作室行稳致远,出台了《河北省“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指导意见》,组织邀请彭蕙蘅、吴桂云、罗慧琴等国家级奖项获得者、非遗传承人,以及众多在业界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文化名家入驻街区、沉入基层,建成各艺术门类文化名家工作室5000多家,组织展览展示、惠民演出、教学辅导、互动交流等活动5万余场,惠及群众1.3亿人(次)。
如今,文化名家工作室如繁星闪烁,讲述着城市历史、展现着藏品名器,传承着现代技艺,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和彰显文化品位的新景观。同时,这些文化名家工作室又在自我融合“破圈”茁壮成长,“百姓要啥咱给啥”的服务意识让“文化+”的服务种类和形式不断拓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只需一盏茶的距离,普通如你我,都能轻松享受到转身遇名家,进门有“高定”、处处是舞台的文化体验。(记者韩 莉 通讯员郭家仪)
上一篇:雄安中关村一期入驻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