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三千年,车马辚辚戍滹沱

[field:title/]

原标题:梦回三千年,车马辚辚戍滹沱

揭开西木佛遗址车马坑实验室考古面纱,探寻石家庄历史文化根脉

梦回三千年,车马辚辚戍滹沱

1月11日,一辆精致的马车踏破历史的坚冰,从滹沱河畔的芦苇中驶来,以高清照片的形式呈现在河北省2023年考古成果交流会现场的大屏幕上。

“对这辆迄今河北发现最早的马车,大家期待已久。”国内考古学专家们无不凝神屏息,仔细地打量着这辆深埋于泥沙中3000多年的马车。

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明,是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商代的石家庄地区有着怎样的社会面貌?这里的族群,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和商王朝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滹沱河到实验室

科技手段提取丰富的晚商资料

1月11日,一张张发掘图呈现在大屏幕上,把记者带回到灵寿博物馆实验室内——

恒温恒湿环境中,巨型车马坑被整体加固,放置于操作台上。木质已朽,但车衡、车辕、车厢和车轮等俱全,很多青铜构件仍嵌于原位,车厢左侧红色髹漆依然鲜艳……技师游慧琴、王佳乐等俯下身,用细韧的竹签小心剔动,凝结了三千年的细沙簌簌滑落,马头青铜配饰逐渐显露。

这座车马坑,几乎全由细沙填埋积压形成。细沙,源自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

西木佛村在滹沱河北岸,遗址区位于两村交界处,历史上,曾是芦苇遍野之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在这片区域发现一批青铜器,其中“亚伐”铜卣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最近的这次勘探和考古发掘,发现晚商西周及唐宋遗迹100余处,主要文化遗存为墓葬、祭祀、生活三类。其中20余座被确定为晚商西周时期墓葬,还发现殉牲坑、灰坑、水井等遗存。

最意外的发现,是这座迄今河北发现最早的车马坑。“2022年8月,这座车马坑被整装吊运至灵寿博物馆。为完整获取这座车马坑文物出土信息,去年5月至11月,在省文物局专项资金支持下,我们对车马坑展开实验室考古清理与文物保护加固工作。”灵寿西木佛墓地考古发掘项目领队陈伟说。

如今,实验室考古完成,这座车马坑收获颇丰——

车轮直径1.5米,轨距2.3米,在商代属于中大型车辆。车身上部发现旌旗旗杆、铜铃,车舆上部发现篷盖等遗物,轭、马头、车轮处发现席痕……车马坑内,殉1车,车体局部入葬时即毁损,殉马2匹,与车搭配作驾乘状,车马坑南侧1女性殉人,年龄30至35岁间,殉人北侧有随葬陶器……

从马车到族群

见证商王朝社会治理策略

沉睡3000年,一醒惊四方。车马,来自何方?

“考古界普遍认为,古代马车是在晚商时期,从中亚西亚经草原传入中国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鹏为给记者描绘了一幅古老的文明交流图景——蔚蓝的天空下,一架马车一路向东,从草原远道而来,穿过山脉河流,继续向南,抵达商王朝都城大邑商(今殷墟)……

迄今,安阳以外地区商晚期车马坑发现较少。此次在河北是首次发现。李鹏为说,考古发现已证明,商王朝在晚期开始用马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西木佛车马坑属殷墟三期晚段,其马车形制工艺与殷墟墓地出土的多数车马是一致的。根据车身木料考古鉴定,这辆马车应是从殷墟直接驶来,反映了商王朝和王畿边缘的深入交流,以及管理部署。

这一点,或可从这处车马坑与附近“甲”字型大墓M7的关系上予以推测。晚商以来殷墟之外,带墓道大墓至少已发现8处,包括辉县琉璃阁、青州苏埠屯、滕州前掌大、罗山天湖、浮山桥北、闻喜酒务头、栾城周家庄、灵寿西木佛。后二者均在石家庄,不仅墓葬时代最为接近,且墓葬等遗迹均表明着某种联系,如遗址出土器物上有同一族氏铭文“爯”字。

他们是谁?和商王朝是何关系?车马是否这位墓主所有?诸多谜底尚待进一步论证破解。

商周时期,河北南部为商代王畿重地,中北部为商王朝重要战略地带。“商代‘亚伐’铜卣仅发现两件,一件在陕西城固,另一件在灵寿西木佛。‘亚’是‘次’‘副’的意思,‘伐’应是官职,相当于军事指挥副职。”李鹏为认为,商王朝可能在灵寿、城固等关键地点设立军事指挥机构。西木佛遗址遗迹,对于复原和研究商王朝社会治理和军事防御体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从军镇到生活

勾勒晚商滹沱河畔聚落画卷

竹席由谁编制?木桶何人遗留?三千年前,这群策马驾车的族群,在滹沱河畔过着怎样的生活?

大型水井、殉牲坑、陶器、鱼、贝类、竹席……西木佛遗址的丰富遗存,反映出当时这一带植被茂盛,物产丰饶,且生活气息浓郁。“这里应该存在大型生活区,居民人数不少。”国内考古专家们认为,西木佛遗址遗迹表明该遗址可能是石家庄地区商代中心定居点之一。

历史浩瀚,考古精微。为了尽可能地了解车马坑和这片遗址,河北考古工作者从最简单细微处入手,在科技力量加持下,展开动植物考古等研究,努力破解谜团,活化历史场景。

其中,202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对西木佛墓地出土的6件有机质文物(木桶5件、竹席1件)展开修复保护。通过整体提取、室内清理、分析检测等,一步步进行清洗、脱色、脱水加固、整形、修复、封护、验收、资料整理、建立三维模型等工作,确认水井出土木桶采用楝树树瘤部位截取加工而成,发现于腰坑底部的竹席再现了商代晚期编织工艺……

“这一系列研究,为了解石家庄地区商代手工业发展面貌提供了个案研究资料,为认识商代晚期人群社会生活方式与礼俗提供了直接信息。”交流会上,专家们认为对灵寿西木佛遗址各类遗存的研究,还原了商代晚期社会生活图景,呈现了商王朝王畿边缘区域聚落的文化面貌,让石家庄先民的历史变得丰富而立体,让其悠久的文化根脉变得更加鲜活。(记者龚正龙)




上一篇:京津冀“直播带岗”网络招聘活动举办

下一篇:《韩熙载夜宴图》木版水印雕版亮相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