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抢修队伍连续奋战
争分夺秒,尽快恢复受灾村市电供应
8月6日,兴隆县六道河镇,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员工正在架设低压线路。 本报记者 李佳泽摄
8月6日,在兴隆县六道河镇安营寨村,来自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挂兰峪供电所的电力抢修队伍忙着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
“接到架设1.5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22基杆塔的任务后,我们加班加点,抢时间、争速度,不间断施工。”挂兰峪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所长杨文静说。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兴隆县电力设施受损严重,多个区域供电中断。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紧急组织多个抢修队伍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力争早日恢复受灾村全部市电供应。
杨文静长期在一线工作,早摸到了“抢时间”的诀窍。汛期来临前,他就提前备好了适合复杂地形的抢修车辆和设备。
特大暴雨过后,挂兰峪大鹿圈525、青拨514两条主干线路上1400余基电杆,70%被冲毁。杨文静迅速组织起一支48人的抢修队伍,钻进沟壑纵横的受灾核心区。受灾区里沟岔密布,他们一段段攻坚,尽力把工作往前赶。最多的一天,同时铺开过7个作业点。
“我们趁着村内道路抢修的时间,先组织人员恢复主干线路。村内道路一通,立马再抢修分支,每个环节无缝衔接,复电一刻也不耽误。”杨文静说,有的时候实在来不及,他们就找铲车自己开路,就是要跟时间赛跑。
面对多山多河的地形、人力架线效率受限的困难,抢修队伍还创新应用了无人机架线的新技术。“我们这儿山多、河多,无人机架线技术为复电争取了大量宝贵时间。”挂兰峪供电所副所长陆宜航说,两天前,他们完成了挂兰峪供电所辖区内三个乡镇的抢修任务。来不及休整,又带着设备支援六道河供电所。
六道河镇部分地区道路被冲毁,抢修车辆和大型设备难以通行。为了尽快恢复供电,抢修队员们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路窄的地方用电动三轮车,没路的地方肩扛手抬徒步进山,将小型抢修工具和材料运送到抢修现场。
8月6日,在六道河镇六道沟村,记者看到另一支抢修队伍在忙着架设导线、安装电表箱、铺设入户线。“再加把劲,我们这边通了,才能给村民送上电。”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高启航指挥着工人作业,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累是肯定的,但为了乡亲们能早点用上市电,苦点累点都是值得的。”说完,高启航又急忙带领队员赶往下一个抢修复电现场。(记者郝东伟)
上一篇:“我们一定照顾好这些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