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今年将呈偏重发生态势
“虫口夺粮”有妙招
3月12日至13日,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邀请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在安新县召开2024年京津冀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结合农业生态条件、气候因子、作物布局、品种抗性、历年病虫害资料等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京津冀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
专家预测,2024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麦田杂草发生密度较往年偏大。其中,小麦蚜虫穗期偏重至大发生,小麦赤霉病南部偏重流行风险较高。小麦白粉病、茎基腐病、麦蜘蛛总体中等发生,中南部局部地块偏重发生。小麦纹枯病、根腐病中等发生,小麦条锈病在邯郸、邢台中等流行风险高。
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其中,草地贪夜蛾将于6至7月迁入河北省,主要发生在夏玉米田,发生范围是秦皇岛以南地区。玉米螟前期总体偏轻发生,穗期偏重发生。棉铃虫前期总体中等发生,穗期偏重发生,近年呈回升趋势。
病虫害防治事关粮食稳产增产,也是实现稳产保丰收的关键。如何实现“虫口夺粮”,最大限度降低危害,减少损失,保障粮食安全?专家支招,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做到三个“早”,即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植保技术人员要亲临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查病找虫,认真细致地搞好病虫害调查,做到早发现、精甄别,为科学研判病虫害发生趋势提供一手资料。”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站长赵少波表示,各地要充分利用好历年监测数据,认真总结分析病虫害发生规律,并密切结合当地当年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土壤类型、气象条件、管理水平等多方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和科学评判,形成本地病虫害发生趋势预警信息。今年要重点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玉米南方锈病、草地贪夜蛾等具有流行性、迁飞性病虫害的关注,并做好监测调查和分析研判。
同时,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以及省市县三级,要建立健全植保信息互联互通渠道,实现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共享,真正形成联防联控机制,特别是对传播速度快、危害程度高的重大病虫害,一经发现迅速行动,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一面,力争做到防早防小,严防扩散蔓延,着力提高防效。(记者郝东伟)
下一篇:“鱼菜共生”背后的京冀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