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牡丹江市坚持以“服务企业效能提升突破年”领航破题,深入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聚焦企业经营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持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全力破解企业缺少资金、人才等难题,着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环境最优的“投资洼地”,为牡丹江经济发展汇聚强大动能。
政策推送全覆盖,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牡丹江市营商环境局推广“惠企政策标识”一键推送,创新构建“1+1+1”新型标签体系,将每条政策事项对应的拟符合条件的企业打包成兑现目标企业清单,实施“一事项一清单一标签”管理与“一键”发送模式。截至目前,已制定惠企政策事项标识110条,精准推送企业609家。
“我们想办理许可证,但不知道从何入手,能不能帮帮忙?”牡丹江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涉企服务专线接到饲养繁育珊瑚养殖企业办理许可证诉求后,第一时间交办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核实处理,该局1个小时内与企业取得联系,详细了解该户企业咨询的相关问题。随即与省渔业渔政局工作人员沟通,以“一对一”指导模式,当面为办证企业示范了省政府网站上办理程序并告知其线下办理流程、材料准备和注意事项。
“健全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开通企业服务专线,在全国范围内首建12345便民服务超市,设置了便民超市、便民政策、政务服务、诉求直通、智能客服、智慧旅游六大板块,目前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并解决企业诉求760件,相关成果已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获选推广示范。”牡丹江市营商环境局工作人员说。
靶向施策破难题,打好惠企服务“组合拳”
“银行主动上门服务,了解到我们有资金需求,制定融资方案后三个工作日就完成了50万元信贷资金的审批发放,解决了燃眉之急。”海林市粮食种植大户张先生说。
牡丹江市精准滴灌金融活水,持续深化金融对接服务,发挥“首贷续贷服务中心+牡融通”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作用,组织开展“携手共发展 奋力开新局”政银企对接活动月、千企万户大走访等系列活动,形成“政府+监管+银行”联动配合服务格局,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了解到企业有用工需求,牡丹江市营商环境局联合牡丹江市人社局开展“10+N”就业公共服务专项活动,全市累计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79场,服务用人单位1.3万家次,发布就业岗位5.6万个,签订就业意向7303人,成功就业2599人。人力资源市场电话咨询量、现场接待量、业务办理量增至同期的3倍以上。
近日,记者来到牡丹江市数字政府运营运维中心,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李思明正在调试全省首创的“科技创新专区”。“这个专区依托数据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研发上线了‘产学研’对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科研机构、高校在线发布科技成果,企业在线提交详细技术需求,通过智能检索匹配,为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提供精准合作机会,缩短需求响应周期。”李思明说。
要素保障强扶持,精准服务企业见成效
财政、税务、金融监管部门协同打造“金税互动+债税联动”合作品牌,加强部门数据共享,拓展与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联动,深入挖掘“税务+金融”数据应用场景,着力防范化解金融、税收领域风险。自合作协议签订以来,成功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370万元。
为全力扶持企业发展,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出让金缴纳时序和比例,牡丹江市自然资源局完善差别化土地供应制度,结合项目类型及生命周期实际情况,采取竞买保证金按20%收取、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支持政策,为牡丹江久盈置业有限公司取得XL-14-2地块土地使用权,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全力扶持房地产企业发展。
协助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穆棱市积极推动北一半导体企业做大做强,抢抓功率半导体芯片国产替代有利契机,帮助企业获得3亿元授信贷款,申请各类扶持补助、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近1800万元,撬动总投资20亿元的晶圆工厂项目复工建设,补齐产业链最关键一环。(记者 张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