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不仅给我们传授了各自研究领域的知识,还讲了许多自己科研中的故事。周洲老师讲了她和爱人研制某型无人机时的艰辛过程,蔡元虎老师讲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让我深受感动,受益匪浅……”
日前,一门课在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这堂课一上线,就被学生一抢而空,可谓“一课难求”。
记者了解到,这是西北工业大学于今年秋季学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大国三航》。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参与主持《大国三航》课程建设的贺苗老师介绍:“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进校伊始就广泛了解了学校与‘三航’相关的各个学科的情况,同时通过老师的亲身经历感受了真实的科研情况,更了解了我国‘三航’领域科技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前沿方向,极大增强了学校认同,深入理解公诚勇毅校训、三实一新校风、人才培养的‘西工大现象’。”
思政教育擦亮“三航”特色
作为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特色的高校,西北工业大学在今年秋季学期开设了《大国三航》课程。一个学期下来,师生感触很深。
航空学院魅影无人机团队负责人周洲主讲《世界的民航 彪悍的军机 无人的时代》专题,不仅梳理了客机、军机和无人机的发展脉络和西工大在这些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还用她半生奉献航空事业的切身体会坚定学生航空报国的理想信念。
“周洲老师让我深深懂得了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我们新一代在面临选择时,也可以做出有精神的选择。”敬采辰是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21级的学生,父母也是西工大人,从小耳濡目染,带着对西工大军工精神的深深敬仰,他选择了信息通信方向的专业。
航海学院院长潘光主讲《深蓝破浪,海洋强国》章节。潘光以“把成果写在祖国的蓝色海洋上”为号召,以亲临孟晚舟女士回国的深圳机场热烈场景切入,介绍海洋强国战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展现海上的大国重器,介绍西工大一代代航海人的突出贡献,以及未来智能海洋亟须解决的卡脖子难题。当学生看到新闻里仿蝠鲼水下潜行器的报道时,掌声雷动。
选修《大国三航》的王思毅同学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就决定报考西工大的航空航天专业。不过,我也是通过这门课程,才深入了解了‘三航’。大一刚入校就选修这门课,非常有必要,这能让我们以后更加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特别感谢老师们的精心准备。”
记者了解到,还有来自材料、机电、动能、物理、软件等学院的教师,通过“三航”科技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前沿要求,让学生明白,“三航”的范围很广,不仅是航空、航天、航海这三个学院,西工大的许多学院、许多老师都在做和“三航”有关的事情。
创新形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大国三航》课程除了课堂讲授外,还设计了丰富的体验环节。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自主研发的《思创空间》移动终端思政学习APP上,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地进入到校史馆、科技创新展馆参观。在软件学院策划的《软件定义世界 智能引领未来》的体验组合模块,任课教师们围绕机器视觉、机器人人机界面测试、人机交互、跟踪测试四个主题进行演示,为学生带来一场场生动形象展现最新技术水平的智能实验。
在课程的“总师风采”环节,中国商飞试飞中心副总工程师马菲校友受邀为师生讲授题为《从C919首飞谈国产大飞机的研制》的线上校友思政课,分享了试飞背后的动人故事以及国产大飞机的研制背景、研制过程及未来的发展愿景等。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能源与动力大类2021级本科生徐宁表示,在《大国三航》的课程,老师们不仅教授专业研知识,还会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和体会。此外,同学们还到科技创新展馆、国家安全体验馆、机器智能实验室开展现场学习,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吴闻川谈到:“我们建设《大国三航》课程是希望课程成为同学们大学的引路人,让大家来到学校之初就领略到学校文化、了解国家‘三航’领域发展和其中蕴含的精神,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西工大优良“家风”,希望课程开启大家完美的大学生活。”(孙竞、实习生迟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