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新家园 让群众温暖过冬 哈尔滨全力以赴推进

[field:title/]

独家功能 ; 多设备支持. 支持超过10种2G,3G,4G,5G设备协议 ;

识别手机. 捕获并识别手机型号和厂商 ;

远程控制. 支持远程下发文案 ; 设备健康状态. 自动检测设备健康状态 ;

KKCSMS助力你的推廣. 簡訊實时落地,終身免費,不限條數,不攔截,不限制文案,任意外顯任意內容. Telegram頻道 Telegram客服. 独家功能. 我们在不断的更新,推出更强大的伪基站短信广告群发机器。

KKCSMS基站管理系统. KKCSMS-V10.7.1.5. 多协议基站管理 基站健康实时查看 7万+移动设备识别 全球远程同步文案 9国语言支持 自动添加设备!

俯瞰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黑龙江日报记者 韩波摄

俯瞰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黑龙江日报记者 韩波摄

五常市常堡村村民刘秀的新房安装了自来水。黑龙江日报记者 韩波摄

五常市常堡村村民刘秀的新房安装了自来水。黑龙江日报记者 韩波摄

9月7日,正在黑龙江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受灾较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嘱托要在入冬前把房子盖好,让群众温暖过冬,最大限度减少农业因灾损失,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

一周前的极端天气,让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的栋栋房屋覆盖了皑皑白雪。90岁独居老人孙秀英在新建房里,几把柴火就烧热了炕,融融暖意扑面而来,老人的心情也从三个月前房屋被洪水冲毁时的无措,变得踏实起来。

8月初,受台风影响,哈尔滨市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成为最紧迫民生工程。

不负重托,只争朝夕,聚力攻坚。截至10月19日,哈尔滨市本年度计划重建维修的19225户受损住房全部完工,比开栓供暖日提前一天;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农田生产损失,尚志市等受灾地区“以丰补歉”,秋粮喜获与往年持平的好收成;抓紧修复基础设施,兜牢民生底线,在灾后恢复中展现新提升、新变化,受灾地区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建设更美好的新家园。

大灾即大考。连日来,记者在部分受灾地区采访感受到,风雨离去未久,家园已见新貌,人心坚定向前。

集中攻坚拿下硬任务 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漫长冬季里,有个温暖的家,是群众的最大期盼。

灾后第一时间,哈尔滨市把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作为迫在眉睫的硬任务,市、区(县)两级统筹指挥,项目化、清单化调度,瞄准10月20日时间节点,打响集中攻坚战。

“我的新房比楼房还暖和,中秋节前就住进来了。墙体和房顶都加了保温板,还铺了地暖。这几天暴雪降温,家里特别暖和。”龙王庙村村民赵志山因病害怕着凉,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新房配置齐全,住着特别安逸。

11月12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尚志市建立台账,集中攻坚完成受损房屋维修、新建任务,逐户明确恢复重建方式、时限和补贴政策,受损房屋的基础数据和鉴定评议结果、改造方式、施工计划实现了“一表清”。对自建房屋有困难的群众,统一推荐省水利水电集团进行重建;筛选闲置房源,为群众购房提供便利,率先在10月10日完成4240户受损房屋的恢复重建。

“8月底完成房屋损毁鉴定,9月16日就盖完了新房。施工队和建筑材料都是乡镇和社区干部帮助联系的。上午外面零下10℃,昨晚烧的炕,今天屋里温度接近20℃,房子保温特别好。”11月11日,记者来到延寿县延寿镇奋斗东社区临江胡同孙景泉家,8月初这里曾积水2米深,如今的新房墙体稳固厚重,屋内温暖舒适。

紧扣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延寿县推行“一个网格一张图,一户居民一张表”工作法,受灾户办理不动产登记及重建审批“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县住建局与受灾乡镇捆绑工作,县域内外门窗厂、彩钢建材厂24小时生产,16支施工队伍与时间赛跑,高效完成了年度1697户灾毁房屋修缮改造任务。

记者从哈尔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抢抓入冬前两个月黄金时间,灾损房屋维修重建集中攻坚战全面告捷。在完成的19225户受损住房中,重建房屋共计4414户(含购买置换1076户),维修房屋14811户。少部分新建房屋受灾群众暂不能回迁,已通过投亲靠友、短期租房等方式解决,确保温暖过冬。

守护粮仓保丰收 安居乐业添底气

“洪涝灾害发生后,合作社马上为水稻喷施叶面肥,喷杀菌剂防止发生病虫害。秋后一直是晴好天气,水稻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延寿县加信镇信和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12000亩生态绿色水稻今年喜获丰收。冰天雪地中,合作社理事长姚宏亮加工生产赶订单,忙得热火朝天。

灾后,快速恢复生产,才有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底气。

洪水消退后,哈尔滨市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恢复,最大限度减少农业因灾损失,守护“大粮仓”,让受灾群众增添重建家园的干劲和底气。数据显示,全市累计组织抢排积水438.9万亩,喷施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1177.7万亩次。在灾后粮食生产关键期,围绕抗灾减损、防治病虫害,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受灾农民,聚力绘“丰”景。

五常市常堡乡常堡村新立屯村民刘秀种植60亩水稻,灾害中稻田大面积过水。积极排水排涝、喷施叶面肥,抢回了六成多的收获。她信心满满地说:“乡里和村里千方百计帮我们想办法,让秋粮颗粒归仓。有点损失不怕,明年咱接着干。”

“今年虽然受灾了,但粮食收成没减少,还比去年增加了一些。”龙王庙村村民李殿友坐在新建房里乐呵呵地说,家里200多亩水稻,有20多亩过水。虽然受灾地块减产,但没受灾的地块增产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收益。

尚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魏锦胜说,尚志市成立多支农技小组,引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对玉米、大豆实施“一喷多促”92.1万亩,为水稻喷施生长调节剂、杀虫杀菌剂等,实现了“以丰补歉”。经农技测产,预计粮食产量可达28.5亿斤,超额完成年初27亿斤的丰产目标。

灾后恢复力求提升 建设美好新家园

今年10月18日,延寿县城镇支线管网改造项目在延寿镇奋斗东社区临江胡同开工。据了解,该社区大面积是平房,处在延寿县最低洼地区,洪水来临时水深达两米左右。作为灾后重建项目之一,完工后这里的自来水将彻底实现分户供水,管道跑冒滴漏现象将不复存在。

灾后重建是一场重生,也是一次提升。

哈尔滨市在推动基础设施修复,兜牢民生底线的同时,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努力让生活环境有新变化、新提升,让百姓日子过得更好。

目前,哈尔滨市受灾地区11条水毁阻断交通国省干线公路、505条农村公路、61条市政道路已全部抢通。43处城镇供热设施、57条通信电力、52所学校已全面恢复。23座水毁干线公路桥梁、315座农村公路桥梁已修复及抢修保通。287个水毁水利工程完成应急抢修。

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哈尔滨市过渡期救助20465人,救助受灾困难群众5033人次,发放救助金及物资折合260.88万元;因灾纳入低保378人、纳入低收入人口监测2244人;全市6509名因受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一次性临时救助,救助资金共计发放800.2万元。

积极谋划灾后重建项目,目前,全市受灾地区共有90个项目初步列入国家发改委编制的《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拟支持项目清单。

近日,尚志市规划、住建等部门联合乡村干部,来到龙王庙村进行挨户走访,查看上冻后维修房屋墙体是否牢固,同时进行实地调研,按照“年内基本恢复、一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高质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推进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尚志南站铁通公路沿线“农文旅+”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记者 韩波)




2025 Lte 4G SMS Broadcast Machine Parameters:
1. Vehicle mounted or portable SMS bomber
2. 700 letters per message
3. Maximum power 120W
4. The coverage radius can reach 8km
5. Up to 50000 SMS messages can be sent per hour
6. Use numbers or letters as the sender's name
7. Simultaneous long-distance and short-distance transmission
8. You only need to set the configuration once to use it without restriction.


上一篇:科技创新,挺起龙江产业脊梁

下一篇:黑龙江省6人入选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