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当秋分晨曦漫过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的草原,现代牧业乌兰布和一牧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青贮攻坚战”已悄然拉开帷幕。
这里昼夜温差悬殊、光照充沛,年均3000小时的日照为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筑牢了生长根基;黄河冲积平原的肥沃土壤滋养根系,乌拉特草原的纯净地下水润泽茎叶,再加上天然沙漠隔离带形成的生态屏障——多重优势层层叠加,最终孕育出符合欧盟有机标准的优质饲料基地。
秋分清晨五点,牧场的自走式青贮收割机已轰鸣着驶入玉米地。
秋分前后是制作青贮的黄金期,现代牧业乌兰布和一牧收割的全株玉米,淀粉含量达33%、水分控制在67%。田野间,收割机呈“品”字形推进,切割、粉碎一气呵成,蜡熟期的玉米连同植株被切割成2公分左右的饲草颗粒,通过传送带涌入随行的运输卡车。
当青贮运输车辆来到牧场门口,逐一排起长队,经过专业设备的检测,确保收割质量后,才能到达青贮窖旁。
车斗在轰鸣声中缓缓升起,丰收的青贮顺着倾斜的车厢倾泻而下,在窖池边缘堆起蓬松的草垛。
待一车青贮卸尽,压实机的滚轮碾过,摊平、碾压,再摊平、再碾压,循环往复间,青贮堆在夕阳下缓缓升高,轮廓也愈发规整。
最后一层草料被压实后,工人迅速展开薄膜,从窖顶边缘向中心覆盖,用轮胎压实、密封,让这份秋日的馈赠在窖中静静发酵。
秋分的“分”,是昼夜均分的自然刻度,更是“收”与“藏”的默契约定——收的是一季牧草的饱满,藏的是来年奶香的底气。
在现代牧业乌兰布和一牧,这份“分”的智慧化作了对每一株玉米的精挑细选,对每一次碾压的精准把控,对每一寸土地的敬畏守护。
当窖中的青贮在时光里慢慢发酵,北纬40°的阳光、黄河的沃土、草原的清风,都将悄悄沉淀为餐桌上那杯有机奶的纯净与醇厚,让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匠心,在循环共生中续写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任编辑:李冬阳)
上一篇: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