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北岸,398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以不足全省千分之一的土地,“生长”出占全省四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
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地面空间站”投入试运行,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发射了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哈尔滨科友半导体产业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8英寸碳化硅衬底成功下线……今年以来,在哈尔滨新区这片热土上,科技创新的成果精彩纷呈、亮点不断。
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哈尔滨新区切实扛牢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三区一极”的四大国家战略使命,抓住“六区叠加”的战略风口,坚持改革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新区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指明前进方向,带来重大机遇。”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松北区委书记肖彬说,哈尔滨新区将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和实际行动,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锚定目标,在开创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中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作示范。
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走进位于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的深哈产业园,你会感到一股创新创业的激情在热烈燃烧。
黑龙江惠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北斗技术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实现在智能终端系统设计、农机作业质量监测传感技术、车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以及无人农场技术上走在行业前沿,目前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产品线全国排名第一;哈尔滨同创普润集团有限公司的新材料项目,致力于实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材料的产业化,项目已实现全部设备、工艺、技术国产化,投产后将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全世界唯一拿到医疗器械证的可穿戴智能心电衣,4条自动化生产线落地;哈尔滨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医疗设备装备基地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
“深哈产业园已经形成了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经济和新材料等产业的集聚,其中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产业集聚度达77.8%,科技创新动能澎湃。”哈尔滨新区工信和科技局副局长王迪介绍,鉴于深哈产业园的良好发展态势,科技部已经确定以深哈产业园为试点示范区,通过政策扶持、要素资源倾斜,力争用3~5年时间,把深哈产业园打造成为科技赋能东北振兴的示范样板案例。
深哈产业园只是哈尔滨新区坚持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的缩影。
“哈尔滨新区叠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省科技教育资源最富集的科技创新高地,有着我省规模最大的孵化经济群,这也是哈尔滨新区的长板。”王迪说,从2015年12月获批设立以来,哈尔滨新区通过攻关核心技术、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开放型创新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等方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让长板更长。
目前,“四大经济”成为哈尔滨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90%。数字经济产业园、生物经济产业园正式揭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度达到73%,生物经济产业集聚速度达新高。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建设高效推进,哈尔滨新区创意设计产业园获评成为黑龙江首个省级广告产业园区。中国(哈尔滨)冰雪体育示范区筹备建设,省冰雪产业协会落地新区。助力哈市先后获批“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在新赛道上一路迅跑的背后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哈尔滨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97户,占全省的26.3%;1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小巨人”,128家中小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分别占全省的14.8%和24.5%;数字经济核心企业突破1000家,研发创新机构突破2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1.7%。
“我们将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上展现新区担当,着力构建具有新区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占工业总产值超过50%,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500项以上,实现数量与质量‘双倍增’。”肖彬表示,哈尔滨新区将大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新高地
2023年年初,通过“无感续证”审批模式,哈尔滨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办理了单位食堂的食品经营许可延续,当年8月份,该公司又通过“闻询即审-无感变证”新举措,快速拿到变更后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
“信息共享、主动服务的‘无感续证’审批模式已经让我们很意外了,不到半年时间,我们企业又体验了更加便捷、高效而有温度的无感审批新服务。”哈尔滨桃李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当时他们刚刚办理完营业执照的法人变更,新执照在手里还没捂热乎,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确认企业后续许可法人变更意向的电话就来了。在得到企业的办理意向和信息确认后,第二天审批局的工作人员就将变更后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送到了企业。
“闻询即审-无感变证”是哈尔滨新区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全国首创的无感审批2.0版本,也是哈尔滨新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带着这一先天基因、肩负这一重大使命,哈尔滨新区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不断破冰探路。
27项改革入选国家或省级试点,82项改革创新举措全省首创,46项创新经验做法先后入选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省级创新案例并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承诺即开工”改革被“中办调研组”确定为典型经验,教育综合改革、既有建筑消防审验等5项改革经验全国交流……设立8年来,哈尔滨新区全面深化改革,迭续推出840项改革创新举措。
“仅今年我们就推进了7个领域91项改革任务,在制度类、机制模式类、载体类和综合类四方面形成改革成果40余项。”哈尔滨新区改革办主任高嵩告诉记者,今年新区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性、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经验和品牌,其中哈尔滨新区改革创新经验在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交流;“自贸片区建设向北开放新高地创新释放改革动能”获评中国改革2022年度市域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年鉴》;深哈合作飞地经济成功案例被科技部确定为典型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案例向全国推广;快件跨境电商一体监管中心、商事登记确认制等4项改革获评七批次省自贸区创新实践案例;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压覆矿产资源一体化评估,规划批前公示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步办理,建筑工人薪资监管体系等10项改革均为全省率先推出。
优越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哈尔滨新区这片创业热土的金字招牌和巨大磁石,两度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今年1~11月,哈尔滨新区新增市场主体8983家,同比增长54.4%。
“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和难点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把政务服务便利化和制度型开放作为改革体制机制的入手点,不断推出创新案例和制度化成果,不遗余力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肖彬表示,哈尔滨新区将着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和一流标准,瞄准企业最核心需求,努力推出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夯基垒台积蓄成势 构建龙江自贸区2.0版核心承载区
货物申报、数据处理、海关编码、理货贴单、查验发行……在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快件跨境电商物流监管中心(简称快跨中心)里,工作人员有序忙碌着。该中心的成立,为大量中小跨境电商从业者、外贸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跨境电商通关渠道,而对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来说,则是补齐该片区没有港口这一短板的务实举措。
2019年8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设立,其中哈尔滨片区全部在哈尔滨新区范围内,哈尔滨新区由此迎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遇期。
“我们围绕哈尔滨片区‘建设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全面合作的承载高地和联通国内、辐射欧亚的国家物流枢纽’及哈尔滨新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的战略定位,聚焦制度创新、产业集群、对俄合作、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五个方面,夯基垒台,积蓄成势,为构筑高层级开放打下牢固基础。”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局商务外联处处长陈亮介绍。
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推动对俄合作“四链”融通升级。在构建对外开放“产业链”方面,加大外商招引力度,打造对俄合作专业园区,不断加强对俄经贸往来;在完善对外开放“金融链”方面,推动跨境结算更加便利,拓展外资利用通道,成立中俄金融联盟;在升级对外开放“科创链”方面,打造科创交流平台,加快引进先进技术,探索“双自联动”发展;在畅通对外开放“物流链”方面,构建国际物流新体系,搭建跨境物流新平台,激活跨境电商新动能。
越发展越开放,越开放越发展。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积极组织“德企新区行”“俄企新区行” 以及“相约北纬45°中德携手致未来”中德经贸文化教育(哈尔滨)交流会的“重头戏”——中德职业教育协会·德国中心研究院揭牌仪式等系列活动,参与第32届“哈洽会”、第7届中俄博览会等国际经贸交流活动,持续释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该片区还率先在全省“组团出海”,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哈巴罗夫斯克开展多场招商恳谈会并作招商推介,累计签约项目20个、协议引资额226.9亿元,安达木国际、广亚跨境贸易、农产品供应链等项目先后落户新区。同时,加强与中国诚通国际的战略合作,升级驻莫斯科投资服务促进中心,打造“龙粤(深哈)俄罗斯展销中心”。成功引入阿斯图国际交流中心、俄罗斯联邦工商会全苏鉴定中心,快件跨境电商物流监管中心通过海关验收并正式运营,“龙贸通”中俄国际物贸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对俄合作平台优势不断放大。
种种务实举措,推动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迈上新高度:今年1~10月,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新设立企业数同比增长19.2%,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7.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7.4、42.9个百分点,对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9.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9.3、74.9个百分点。
“力争到2026年,建成中俄合作产业园区,在对俄科技、能源、农业、文旅等产业上有明显突破,在对外开放要素资源上形成初步聚集,对俄进出口总值突破100亿元,深哈产业园再开发20万平方米,实现对外开放和对口合作效益‘双倍增’。”陈亮说,在新征程中,哈尔滨新区将创新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围绕规划引领、产业合作、物流便捷、园区承载、金融服务、人才支撑、政策供给、服务保障做到“八个再提升”,打造战略赋能、市场开放、联运直达、拎包入住、对俄结算、产教融合、成本洼地、营商环境“八个新优势”,全力构建龙江自贸区2.0版的核心承载区。(记者 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