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三门峡的建设起点,到大渡河畔的电站崛起,从三峡工程的技术突破,到“一带一路”的跨国项目履约,中国电建水电七局(以下简称“水电七局”)六十年来扎根水电建设领域,逐步从国内工程建设者成长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综合企业,其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水电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市场化转型轨迹。
源流:三线烽火淬炼初心,从“指令性”走向“市场化”
1957年,新中国大规模水利建设启动,三门峡水电站作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开工,水电七局前身 —— 三门峡工程局参与其中,积累了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的早期经验,成为新中国“治黄兴水”事业的重要参与者。
1965年冬季,响应国家“三线建设”与“好人好马入四川”的号召,三门峡工程局抽调骨干力量南下,投入大渡河龚嘴水电站(代号“五一五工程”)建设。据记载,当时建设条件艰苦,施工人员在百丈悬崖下搭建临时炉灶,以油毡房为居所,用板凳搭建床铺,依靠 “一锤一钻开山劈石、一筐一车运送物料”的方式推进工程。1967年2月26日,龚嘴水电站实现大渡河截流;1971年12月26日,电站两台机组并网发电。该工程历时十三年建成,作为西南地区首座大型水电站,不仅填补了区域大型电力设施的空白,其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工作作风,成为水电七局后续发展的精神基础。
1978年底,水电七局启动铜街子水电站筹建工作,该项目是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最后一项指令性工程。为解决左岸滑坡体问题,项目创新采用大型抗滑防冲沉井群技术,布置23个高度相当于十多层楼房、面积堪比篮球场的沉井,历时33个月完成施工,有效保障了电站安全。1994年,铜街子水电站四台机组全面投产;1996 年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水电七局正式结束指令性工程任务,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
突破:从“中国大坝”到“世界标杆”,技术攻坚铸就“坝主”荣光
“后铜街子”时代,面对指令性工程资源中断的局面,水电七局开始市场化转型。1985年,中标谭家堰水电站,实现市场化项目“零的突破”;1991年,中标湖南五强溪水电站,首次走出四川,业务范围逐步扩展至全国。
在市场化浪潮中,水电七局的“建坝基因”不断升级,接连攻克世界级工程难题,擦亮“中国坝主”金字招牌。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水电七局交出亮眼答卷:左岸高程“98.7”混凝土拌和系统首创国内二次风冷新工艺,7℃低温混凝土出厂合格率100%,项目团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制作安装的永久船闸800吨闸首人字门,以超大吨位、超大规模被誉为“天下第一门”。
红水河畔的龙滩水电站建设中,承建的216.5米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是当时国内首座200米级同类大坝,创下碾压混凝土单日单仓浇筑世界纪录;参建的地下厂房为当时世界最大,安装的世界首台单机70万千瓦全空冷机组,被行业评价为“机组安装的典范”。
世界首台单机70万千瓦空冷式发电机组吊装现场
“三峡最大,锦屏最难”——四川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面对地质最复杂、环境最恶劣、技术难度最大、建设难度最大的挑战,水电七局耗时五年完成305米高混凝土双曲拱坝施工,通过岩体处理与基础固结灌浆技术,保障了坝体稳定,该坝体高度当时居世界前列。
而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中,作为建设主力军,扎根近十年,承建左岸导流洞、灌排廊道及引水发电系统等核心工程,投用世界最大缆机群、1000 吨坝顶门机等设备,助力项目实现6项世界之最及16项核心科技突破,相关建设成果被视为中国水电建设水平的代表。
六十年来,水电七局累计安装各类水轮发电机组近500台,总装机容量突破6000万千瓦,斩获国家工程里程碑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300余项荣誉。与此同时,企业业务从水电向多元领域延伸:参与京沪高铁、成都超算中心、雄安新区建设,创新地铁车站“内支撑+大分块+全装配”模式,修建渝湘复线高速公路,不断拓宽“坝主”的发展疆域。
和融:从“中国建造”到“全球共建”,“一带一路”上书写共赢篇章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水电七局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海外,在南亚、东南亚、中东、北非、东欧等区域开展项目,业务领域从传统水电延伸至“水、能、城、数”多元领域,形成国际化发展格局。
在海外能源与交通项目中,水电七局参与建设的多个工程成为区域标杆:马来西亚巴贡水电站获我国首个境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苏丹罗塞雷斯水电站加高工程全长25.1公里,为当时世界最长坝体,项目完成后提升了当地水资源调控能力;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作为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项目,改善了当地路网条件;卡洛特水电站作为“一带一路”首个大型水电投资项目,投产后为巴基斯坦提供稳定电力;塔贝拉水电站扩建工程完工后,预计供电量占巴基斯坦全国总供电量的四分之一;在建的巴基斯坦巴沙水电站,以272米高度成为世界在建最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目前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此外,水电七局还参与海外民生与文化项目建设: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项目获鲁班奖,作为中国高校首个海外分校,已投入使用并开展教学;菲律宾T&M光伏电站为企业海外首个新能源EPC项目,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能源;波黑优乐高水电站为中国电建在欧洲市场的首个水电EPC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2024年底,塞尔维亚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期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到访慰问中方建设者,该项目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工程之一,建成后将成为东南欧最大贸易博览场馆,并承接 2027 年专业类世博会。
发展:锚定“双碳”目标,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后,水电七局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制定 “3331”战略目标,推进“125 10 3”工程,以“开工前让人放心、建设过程中让人省心、交付时让人开心”的“三心工程”为标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大清洁能源项目布局。
投资建设的四川九龙溪古光伏项目
在水电领域,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水电项目 —— 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提前一年投产发电;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挑战世界最高(315米)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建设,总填筑方量超4600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已填筑超200米,首批机组发电准备工作推进中;大唐西藏扎拉水电站作为世界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项目,正在开展全球最大单机容量500兆瓦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科研攻关。
在新能源领域,水电七局累计在16个省区及海外安装风机2334 台,总装机容量超8000兆瓦;建成世界最大水光互补项目柯拉光伏电站,打造近70万千瓦水光协同发电系统,同时推进四川117万千瓦扎拉山光伏项目建设。在抽水蓄能领域,参与建设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360万千瓦,世界最大)、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国内已投运单机容量最大)、黑龙江尚志抽水蓄能电站(企业东北区域首个抽水蓄能项目)、广西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逐步形成覆盖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的新能源业务体系。
基因:党建引领铸魂,精神谱系照亮前行路
六十年来,水电七局以党建为引领,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下属夹江水工厂房获评中国电建集团首个“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在文化建设方面,企业传承“龚嘴精神”,形成 “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与“乐成七局,和融世界”的核心理念,同时培育“善・良安全文化”“清廉七局”“执行力与担当文化”,构建起特色文化体系。
在社会责任履行上,水电七局在国内开展凉山项目技能扶贫、德格驻村乡村振兴工作;在海外,企业海外志愿项目获全国最佳,在巴基斯坦等国家探索中外联建共治模式,推动项目建设与当地发展结合。
六十载发展,水电七局从国内水电施工企业成长为国际化综合建设集团。当前,企业正以六十年发展为新起点,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业务升级,在水电建设与能源转型领域继续探索,同时深化国际化布局,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与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图/文 兰鸥)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