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 桥
近年来,“打造服务消费新场景”这项工作的受重视程度愈加凸显,不仅被部署在多项政策举措中,亦成为各地争相开展的重要实践。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加强对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集聚区和相关重点项目建设支持……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对服务消费场景的打造着墨颇多。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要丰富服务供给,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消费升级需要;要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创新服务消费场景最佳实践案例;此外,还要继续发挥前沿科技对各类消费场景的赋能作用。
多元创新的场景
意想不到的消费体验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旅游+”“体育+”等融合消费场景加快培育,优质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旅游出行文体相关服务零售额较快增长。今年1—8月,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通信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9月10日,大型艺术群展《群岛效应——从附近的消失到生态重建》作为第四届仲夏艺术季压轴展览开幕,不仅集中展现中外艺术交流成果,也成为北京保税艺术区(BSQ)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据了解,本届仲夏艺术季自5月开幕以来,已举办《国际当代坦培拉邀请展及其论坛活动》《“多彩世界·创意中国”展览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多样性国际论坛活动》《本土质觉——岩彩绘画研究展》等30余场展览、沙龙与公共教育活动,吸引近万人次参与,打造了辐射京津冀的文化消费新IP。
同期举办的“BSQ 2025仲夏艺术季年度派对”,创新融合工作室开放日、艺术工坊、跨界音乐演出等互动环节,构建起艺术家、收藏机构、公众之间的多层次交流网络。
北京保税艺术区是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核心承载区。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展览+社交+体验”的复合型模式显著增强了艺术区的文化辐射力,推动艺术消费由观赏型向参与型转变,为文化贸易注入场景化、生活化新动能。
据介绍,目前,北京保税艺术区已吸引多家知名机构入驻,初步形成“创作—展示—交易—衍生”的完整艺术生态链。
今年暑假期间,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收获颇丰。其发布的暑期成绩单显示,7月—8月上海乐高乐园的核心目标客群占比、主题酒店入住情况、园内活动互动参与度等多项指标表现突出,凭借独特体验和丰富产品服务受到中国市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亲子家庭的青睐。
“这个暑期,我们把‘让游客多玩、少等、玩好’作为硬任务,实现了人均乘坐设备频次最高达到8.73次。”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总经理陈洁说,“我们还注意到,今年暑假期间,乐园近八成的游客来自江浙沪区域,除上海本地游客外,来自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家庭游客占比持续上升,到8月下旬已达30%。”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致力于提升体验感的精心设计——面对暑期高温,乐高好朋友主题区水上项目“沙滩派对”成为游客的清凉之选,累计接待约67000名小游客,为孩子们带来夏日的戏水乐趣;园区还推出了4800余场演出活动及互动表演,其中1700余场氛围演出以轻松灵动、趣味十足的形式点燃全场欢乐气氛;230余场剧场表演凭借沉浸式剧情与丰富互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驻足欣赏。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耕长三角市场,将上海乐高乐园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受欢迎的国际IP亲子主题乐园和区域文旅新地标。”陈洁说。
交互融合的业态
不断绽放的消费活力
支持地方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培育“旅游+”“美食+”“体育+”“演艺+”等融合消费场景,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结合各地服务消费场景打造工作,分批次发布若干影响力广、社交属性强、创意新颖的服务消费场景创新实践案例……据了解,下一步,商务部将从多方面创新服务消费场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应多措并举从供需两侧发力。“一方面,要丰富服务供给,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消费升级需要;另一方面,要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创新服务消费场景最佳实践案例。”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未来,要加快线上线下多元化消费场景的创新,进而根据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整合消费主题、消费环境、消费氛围等多个要素,打造更多体验感强的消费场景。“如多地为‘Z世代’打造的潮玩聚集地、数字艺术展览等场景,很好地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时尚化、互动化消费体验的追求。”
“此外,应继续发挥前沿科技对各种消费场景的赋能作用。”付一夫建议,可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传统消费场景如零售、餐饮、交通、健身等注入新活力,“如虚实交融的新奇体验,包括智能货架、数字瑜伽、智能驾驶等,这些已被证明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责任编辑:王婉莹)
上一篇:三部门发文调整 “有关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