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五年来,山东省教育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十四五”规划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高质量完成。
“我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达到94.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邢顺峰介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坚定有力。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构建大中小学螺旋上升的一体化思政体系,打造了“同城大课堂”“首课负责制”等品牌;将学生体质健康作为重中之重,推行课间15分钟,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推动校园足球蓬勃发展。5年来,全省大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5.2个百分点,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3.5个百分点。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打赢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攻坚战,新建改扩建2368所中小学(幼儿园),平稳渡过适龄儿童小学入学最高峰,40个县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50个县被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擦亮职教创新看山东的金字招牌,学生获全国(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牌数连续10年居全国第1位,被国务院表彰激励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实现高等教育筑峰起势的系统跃升,新设、升格、更名17所高校,增加学位51万个,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聚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教育成为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看一组数据:得益于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发展,高校集聚了我省60%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60%以上国家级领军人才、70%以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大家越来越有一个共识,高校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我们逐条分析重点产业链需求,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增产业急需专业点1837个,理工农医类在校生占比超过61.6%,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超过390万人,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邢顺峰表示。
推出学前一年免保教费政策,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位近20万个;健全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机制,99.8万名孩子全部在流入地就近入学;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特殊教育条例,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稳定在99%以上……山东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综合改革,承担6个“国字号”试点基础上,山东今年新获批25项教育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为全国贡献“山东经验”。实施“优师计划”,培育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1219人、高校教学名师400人,农村学校教师本科学历占比提升24.4%;深化高校“五权”下放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新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21个,支持高校牵头建设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合作类实验室24个,在海外建设“班·墨学院”38个,助力山东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曹儒峰 刘姝彤 诸葛佳琳)
下一篇:山东建成节水灌溉面积632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