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01: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视频02:伪基站群发短信客户实战【8个小时发短信15万条】
↓↓↓点击下方联系咨询↓↓↓

河北省政协围绕深入推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专题协商
钢铁脊梁,何以更强

10月11日,在石钢公司高端银亮线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下线的产品。本报记者 刘冉摄
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作为钢铁大省,河北省钢铁产业基础雄厚、链条完整,但也面临技术创新、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挑战。
钢铁脊梁,何以更强?今年以来,河北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学者深入石家庄、唐山、邯郸等钢铁产业大市调研,积极开展专题协商,助力“铁疙瘩”变身“金娃娃”。
重塑流程,降碳增绿
10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的河钢集团石钢公司,只见厂区内绿树环绕、干净整洁,与传统印象中的钢厂形象大相径庭。更令记者惊奇的是,厂区内看不到一座炼铁高炉。
“传统冶炼工艺是以高炉为标志的长流程炼钢,能耗高、流程长、排放高。”石钢公司环保部一级业务主管陈文印说,“我们采用的是绿色短流程冶炼工艺,不依赖高炉,也能炼钢。”
在炼钢车间,废钢预热直流电弧炉高效运转。陈文印指着生产线告诉记者,公司采用全废钢作为原料,以电炉炼钢,省去了焦化、烧结等高排放工序,从源头上大幅减少了污染物和碳排放。“相比过去,主要污染物减排75%、同口径碳排放降低75%。”陈文印说。
不仅如此,石钢公司还利用生产余热发电,并承担了井陉矿区冬春季300余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6.6万吨,实现了经济与生态双赢。
看到成绩的同时,委员们在调研中也了解到,绿色短流程炼钢虽然环保高效,但吨钢成本较传统长流程炼钢高出了200元至300元,压力不容忽视。
“钢铁行业作为能耗大户,推动绿色能源广泛应用,是降低碳排放和节约成本的重要举措。”省冶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白宇文说,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与钢铁企业关系最为直接。他建议,尽快协调相关部门推动政策在河北省钢铁企业落地见效,支持石钢等企业实施绿电直连、绿电异地采购等项目,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水平。
此外,委员们还建议,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建设电炉炼钢短流程集群,逐步改变河北省钢铁产业以长流程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5G+AI,锻造“智慧大脑”
10月12日,在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中控大厅,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线的工艺参数和设备能耗。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可通过5G网络远程操控。
“这是企业的‘智慧大脑’,工作人员不必往返各个车间查看设备运转情况,就能轻松掌握生产线上的详细数据,实时控制从钢坯到成品的全流程生产环节。”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于利峰介绍。
数智化转型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率提升,还有对质量的精准把控。“我们为每块钢材建立了‘数字身份证’,可实时采集检验数据,对产品质量进行自动判定,并收集产品批次、成分、物理性能等信息,生成产品质保书,实现对出厂产品质量问题的追踪回溯。”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检中心主任董彦昌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开通17个5G站点,初步建设起5G+智能循环水系统、5G+智能安全帽系统、人员安全生产管控系统等,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15%,产品质量稳定性显著增强。
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去年,河北省39家钢铁企业联合华为、阿里、百度等13家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共同研发了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涵盖原料、炼铁、炼钢、轧钢、销售等全流程,涉及钢铁产业142个全链条生产应用场景模型,赋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数智化转型已成为钢铁企业的一道必答题。”省政协委员、河北正坤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华认为,应通过示范引导,推动各钢铁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进程,实现生产模式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加大钢铁大模型推广力度,为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委员们建议,通过市场化手段,积极推动142个专业模型在更多钢铁企业落地应用,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向“新”攀高,提升产品附加值
9月30日晚,敬业集团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在-60℃的乙醇溶液中,一块50毫米厚的EH36船用钢板静置冷却,随着冲击试验机摆锤骤然释放,瞬间发出“嘭”的撞击脆响。数据显示,这次撞击爆发后试样吸收的能量超过270焦耳。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发现即便在极寒环境下,EH36船用钢板受到剧烈撞击后并没有发生脆断,性能安全可靠。”敬业集团研究院海洋工程用钢研发工程师韩宗恩说。
此前,敬业集团还研发出一款钢材,能在-196℃超低温环境下保持韧性。它就是被誉为“钢铁界的钻石”——9Ni钢。
“9Ni钢是含有9%镍元素的特种钢,生产工艺极难。以钢水中的磷含量为例,生产普通钢控制在0.025%即可,而生产9Ni钢则需控制在0.005%以下。”敬业集团管线容器品种开发首席工程师曲之国告诉记者,科研团队通过在转炉工序中加大留渣量、多次倒渣除磷等,才攻克其生产技术难题。
不断向“新”攀升的背后,是敬业集团从扎根陆地到挺进“深蓝”的发展路径。据了解,目前,其拳头产品船板钢已通过10家船级社认证,销往全球。2025年,集团船板钢预计产能达225万吨。
敬业集团的创新实践,让省科学院产业发展部副部长刘伟感触颇深。“河北省钢铁产业的优势在于设备工艺、排放标准比较先进,但在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上仍有提升空间。”他建议,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组织专家团队对河北省钢铁企业逐个把脉会诊,会同企业共同研究论证,提出新产品开发目录指引,形成全省钢铁产业升级规划,培育差异化发展新优势。
钢铁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离不开科研和高技能人才作保障。“河北省70%的钢铁企业是民营企业,人才缺乏问题较为普遍。”委员们提出,可围绕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适当调整高等院校的学科设置,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教育,努力培育造就一大批同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产业相适应的科研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记者刘冉)
上一篇:河北省成立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下一篇:京津冀地区出口规模创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