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石家庄10月27日电 (记者杨文娟)10月27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提升执法监管质效”新闻发布会。会上,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刘炜介绍,围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推出系列举措,通过精准规范执法、刚柔并济服务、锻造专业队伍,在减少企业干扰、提升监管质效的同时,全面助力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环境屏障。目前,河北省企业下载生态环境执法服务APP超12.18万次,企业评价平均分达9.99分(10分制),涉企检查“减量提质”成效显著。
在规范涉企检查方面,河北省生态环境厅首先从高位推动入手,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并多次召开调度会,明确省级行政执法主体1个、检查事项43项、检查计划20项,重点纠治主体错误、多头检查、执法“一刀切”等8类问题。为切实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厅里严格限定入企频次,要求省市县三级每级每年度最多入企2次,三级合计年度检查频次不超过6次(特殊应急情况除外)。
为确保整治实效,该厅拓宽问题线索发现渠道,在官网开设“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栏,发布线索征集公告,同时依托“河北省生态环境执法服务企业端”提供24小时投诉举报通道,建立“12345热线举报、专班交办、电话收集、案卷自查”四类线索台账,形成“线索收集—核查处置—结果公开”全流程管理。在长效机制建设上,先后印发多项制度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入企审批、扫码检查制度,实时上传执法记录,实现全过程留痕;开发执法服务APP企业端推行“一企一码”管理,企业可实时查看检查情况、投诉留言,目前平台接收的70条咨询和5条投诉建议已全部解决,搭建起政企沟通快速通道。
在执法服务优化上,河北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刚柔并济”。一方面深化非现场执法监管,以数智执法服务系统为核心,通过数据分析构建事前预警体系,借助执法服务APP向企业实时推送预警信息,从源头减少违法问题;另一方面保持严打态势,严厉查处危险废物倾倒、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偷排偷放等恶意违法行为,形成常态化监管震慑。同时,修订《河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将25种轻微免罚行为纳入基准,实行“一次帮扶、两次督导、三次严惩”机制。今年以来,全省已办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件636件,累计减免罚款超8500万元。
为提升执法队伍专业能力,2025年作为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第十年,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总工会印发实战大练兵活动方案,特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部门参与技能交流,设置“理论知识考核、无人机操作、VR现场模拟执法、研案说理辩论赛、队列及新装备应用展示”五大比武模块,从五个维度全面考察执法人员能力。其中,“研案说理辩论”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首次纳入技能比武的项目,以真实案例还原执法争议点,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点评指导。此外,依托行业实训基地开展“理论授课+实战演练”培训,已组织线下6期、线上3期培训,累计培训639人次,助力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队伍。
刘炜表示,下一步,河北将持续完善数智执法平台功能,常态化开展全流程执法稽查,既保持对轻微问题的包容审慎,也严厉打击恶意环境违法犯罪,做到执法温度与力度并存,不断提升执法监管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权威性,为全省营商环境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生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