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18个项目入选《燕赵宜居县城建设典型案例集》
建设宜居县城,它们给出解题思路
10月17日,河北省燕赵宜居县城建设观摩会在保定市高阳县举办。会上发布了《燕赵宜居县城建设典型案例集》,18个项目入选。
这些项目以不同方式解决了县城建设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方面的难题,扎实推动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建设。
邢台市临城县小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项目,在城市闲置空地上建起悦动公园,是县城改善人居环境的典型案例。
悦动公园位于临城县建成区中心地带,周边有多个居民小区,东临县汽车站,西临商业综合体,原址为臭水沟、垃圾场与废弃锅炉房构成的闲置空地。2023年,临城县启动该片区改造,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生态水系,随形就势打造小桥、步道、亭台等景观,并增设多种运动设施,实现动静区域有机结合,成为集行洪排涝、生态修复、运动健身于一体的舒适宜人空间。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居民居住品质的重要举措。张家口市张北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通过居民自筹部分资金与自主选择改造项目,避免了改造项目一刀切所带来的资金浪费,也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改造过程中,张北县给予小区业主充分的话语权、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小区业主自筹改造资金的20%参与改造,具体金额按照工程中标价和不可预见费用总额按比例收取,并由业主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及需求自主选择改造项目,最终确定改造工程具体内容。
破解停车难、绿地少、就近休闲不便等民生痛点,衡水市故城县、邯郸市魏县等地进行了积极探索。
故城县推行“拆墙透绿、资源共享”项目。该县拆除机关事业单位砖基铁艺围墙,释放封闭庭院空间,一方面将空地改造成口袋公园,融合单位与道路绿地,实现绿地共享;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办公和公共活动前提下,规划公共停车位,切实缓解停车难题,让公共资源惠及市民生活。
魏县通过盘活城区核心地块,先后建设4座智能立体停车设施,有效缓解核心区域停车压力,提升老城区城市形象。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承德平泉市将城乡交通一体化项目作为燕赵宜居县城建设的重要内容。
10月25日上午10时30分许,一辆辆从城区通往乡村的公交车从平泉市客运枢纽站发出。正值乘客流量较小的低谷期,公交车的行李舱内放上了各式各样的快递。这些快递将跟随公交车被运往多个乡村站点,到达村民家门口。城里孩子为老家父母买的药品、村里老人给孩子准备的应季蔬菜,也能通过公交车实现同城配送。
平泉市是“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具备公路“村村通、路路畅”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基础条件。全县建起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3级公交网络,公交线路辐射238个行政村。
今年,该县充分发挥城乡交通网络优势,摸索出“客货联运”模式,发展“交邮合作”和同城配送,在客运枢纽站同步建设客运物流枢纽,对小件物品实行客货共行,对大件物品实行专用物流车配送,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此外,廊坊市固安县幸福小区东片区棚户区改造、张家口市怀来县智慧水务建设、迁安市兴安大街综合改造等项目,因地制宜补齐县城建设短板弱项,助推县城建设品质提升。河北省将继续以建设燕赵宜居县城为抓手,努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记者宋平)
上一篇:河北省千方百计落实小麦播种面积
下一篇:雄安新区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