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偽基站,价格、配置、性能参数介绍:
【机型1:便携式背包伪基站】
价格7500usdt。小型便携式单运营商版,包含5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
【机型2:车载式2个运营商版】
价格1.3万usdt。包含12个band频。每1小时发短信1万~2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机型3:车载式2个运营商~高配版】
价格2.3万usdt。包含20个band频。一小时发短信3万~5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注明:一台伪基站,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发短信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满意!】
视频演示:客户反馈,伪基站短信发送平均1小时1.5万条以上!
“点上企业树标杆”,培育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49家、领航级智能工厂2家、“数字领航”企业18家,企业研发周期平均缩短35%、生产效率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25%以上
“线上行业强示范”,聚焦产业链上下游推进数字化协同改造,创新实施“工赋百景”揭榜挂帅试点,累计启动项目185个,在装备制造等15个重点行业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面上区域有样板”,青岛等3市入围国家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济南等6市入围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入选数量并列全国第一,带动11个重点行业、3000余家中小企业深度转型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今天举行的发布会上晒出一份成绩单: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5.1%、深度转型率达47.8%;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89.9%、72.1%,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山东瞄准制造业主战场深耕“数智”赋能,以政策红利注入“养分”,中小企业数字化“羽翼”渐丰,“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等问题被有效破解。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2023年召开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顶格部署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在全省形成大事大抓、高标落实的工作态势。《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山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南》等相继出台,构建起省市县贯通、大中小企业兼顾、“评估诊断、场景培育、改造示范、普及提升”的一体化工作体系。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安文建介绍,山东突出“点线面”同步发力,打造全方位、多层级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格局。“点上企业树标杆”,培育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49家、领航级智能工厂2家、“数字领航”企业18家,企业研发周期平均缩短35%、生产效率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25%以上。“线上行业强示范”,聚焦产业链上下游推进数字化协同改造,创新实施“工赋百景”揭榜挂帅试点,累计启动项目185个,在装备制造等15个重点行业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解决方案。“面上区域有样板”,青岛等3市入围国家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济南等6市入围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入选数量并列全国第一,带动11个重点行业、3000余家中小企业深度转型。
这个过程中,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建强,工业互联网品牌持续擦亮。全省累计开通5G基站27万个,济南、青岛入选全国首批5G应用“扬帆之城”,青岛入围全国首批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实现工业领域5G网络深度覆盖。工业互联网领域累计培育省级重点平台3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40个、国家级“双跨”平台6个,国家级平台数量居全国首位,卡奥斯连续6年蝉联动态评价榜首、浪潮云洲居全国第四,省级以上平台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建成运营全国首个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如今,在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中小企业可“一企一档”建立数字档案,开展全面“体检”,系统性地识别数字化水平与发展瓶颈,再通过“看样学样”对标服务深度观摩、学习同行业企业的成功转型实践,像“配药方”一样挑选适配服务,转型套餐前期甚至可以免费试用。目前中心已累计汇聚优质服务商930余家、产品方案3000多个,赋能企业超2.2万家。
安文建介绍,面向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链,山东将启动实施“‘链’上的数字力量”专项行动,遴选新一轮“链式转型”试点。
具体来说,山东将支持链主企业或骨干企业牵头建设或升级数字化平台,开放数据接口,以订单牵引、技术扩散、协同制造等方式,带动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场景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改造,形成链式转型典型场景图谱清单和解决方案。聚焦中小企业在产业链配套中存在的供应不及时、质量难闭环、数据不共享等问题,通过场景示范、培训引导、免费试用等方式,加快应用“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与链主骨干企业的标准统一、数据互通、质量互认,推动中小企业逐步实现全链路、全方位改造升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智能化发展。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全省集聚人工智能骨干企业1124家,相关产业规模占全国9%左右,今年1—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3%。以化工、钢铁、高端装备等领域为重点,山东持续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培育优秀行业大模型30个、重点行业语料库20个,打造105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浪潮海若、卡奥斯天智等148个行业大模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截至目前,全省工业企业生产智能化产品和实现智能化生产的企业比例分别达18%、17.1%,均居全国首位。以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省份为引领,山东将再培育100个左右行业大模型。(付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