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01: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视频02:伪基站群发短信客户实战【8个小时发短信15万条】
↓↓↓点击下方联系咨询↓↓↓
点击播报本文,约
日前,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扩大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放宽中高端医疗等领域市场准入,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当前,促进健康消费发展成为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任务。
健康消费内涵丰富,所涉行业广泛,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健康消费,才能更好释放其消费潜力。
从消费层次看,健康消费包含基础型和发展型消费。基础型健康消费以疾病治疗、生命质量改善为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服务、中西医药品及医疗器械等医疗保健消费;发展型健康消费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目标,包括健康食品、体育运动、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消费。随着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健康消费已经从基础型向发展型转变。
从消费内容看,健康消费包括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健康商品消费指常用药品、医护品,小型化、智能化医疗器械,营养保健品等消费;健康服务消费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等相关服务消费。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升,体育运动、健康旅游、养生保健、照料护理等健康促进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
从消费主体看,健康消费主要指微观层面个人和家庭的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宏观层面卫生支出中政府和社会的公共消费支出。然而,各级政府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补助、卫生和医疗保险行政管理等各项事业的卫生支出,以及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与居民健康消费存在互补关系,公共健康消费支出对居民健康消费发挥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从消费供给看,健康消费市场供给仅包括健康产业中的部分最终消费品和生活性服务等直接供给,如健康促进服务、智慧健康技术服务、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等,不包括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以及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等间接供给。然而,医疗产业的中间品和生产性服务供给水平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健康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水平,进而影响健康消费质量。
为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多措并举提升健康消费供给、优化健康消费条件、完善健康消费环境。
完善发展型健康服务消费供给。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加快体育运动、健康旅游、养生保健、照料护理等服务业发展,更好满足居民健康消费需求。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支持推进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多样化健身休闲运动服务,提升体育运动培训活动质量和消费者体验。将旅游与健康养生相结合,推出更多创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动文旅产业与康养产业有机融合,形成更加完整的健康旅游产业体系。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养生保健消费供给体系,支持健康消费业态创新,打造以健康为主题的一站式消费场所,依托商品提供专业健康医疗等服务。
合理增加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消费支出。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服务领域的投入,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推动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推动优质中西医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扩大健康产业开放。稳步推进健康服务业扩大开放,聚焦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医疗健康优质商品及医疗康养服务进口。引进境外专业人才、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提高健康服务业国际合作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逐步扩大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试点。推动将“互联网+医疗”等服务消费条目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中央财政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